透過創作,凝視科技之下個人與社會的繁複關係──薛祖杰《地帶》

AQ廣藝誌
Sep 29, 2022

--

攝影/劉璧慈

文/林耿邦;圖/桃園市政府藝文設施管理中心

2021年,Covid-19疫情開始延燒,劇場實體演出紛紛取消,許多劇場創作者開始思考不同形式的創作可能,其中包括了第二屆科技表演藝術獎得主薛祖杰。

畢業於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的薛祖杰,在疫情為劇場按下暫停鍵的期間,他並未停下腳步,反而嘗試跳脫熟悉的劇場表演環境,踏入了科技藝術的領域,《地帶》就是他第一件科技表演藝術作品。初試啼聲的他並很快驗證了自己的才華:在「第二屆桃園科技表演藝術獎 ─ 超藝力」的層層考驗下,他從眾多優秀作品裡脫穎而出,榮獲新秀組貳獎。

《地帶》的孵化導師、同時也是數位藝術基金會藝術總監王柏偉特別提到,臺灣的科技藝術作品創作,多是從某項獨特技術出發,打造這項專屬技術的感官體驗;而薛祖杰則是從他自己所關心的個人及社會議題層面出發,再添增對科技的運用,表達想訴說的議題,這是臺灣科技藝術作品創作脈絡比較少見的。

《地帶》的創作邏輯與一般科技藝術作品相異,因而為科技藝術的主題發展帶來更多可能。 攝影/劉璧慈

《地帶》以獨舞形式,藉由「手機網頁互動」為表現,討論群體和個人的關係,演出時觀眾將透過「手機」進入網站欣賞作品,並隨著網頁的文字指示,移動、觸發各種裝置或是空間效果。並試圖讓觀眾透過這個經驗,理解社會中各種角色的敘事與過去。

王柏偉提到,在看一個社會現象或技術事件發生的時候,背後往往不是由單一技術誘發,而是由許多技術相互扣接而成,因此當代的技術有個重點是「設計」:如何將不同的技術組裝在一起、以及不同技術的介面及連動關係,又是如何組合成我們所面對的現象,是一個科技藝術作品在使用「技術」時必須思考的問題。

《地帶》透過人與手機的互動,討論每一個社會角色的敘事與過去。在呼應社會現實上有著敏銳的巧思。 攝影/劉璧慈

同時王柏偉也表示,《地帶》看似從手機介面去處理背後誘發的真實生活議題,但實際上它的處理層次非常多元:技術如何在個人、社會、技術三個不同軸線上組裝起來,以及技術的設計如何影響個人對於社會的感受,這部分的串接及運用,是這個作品的一大看點。《地帶》的特殊性就在於技術如何被設計組裝,成為一個現象,這種表現方式,是跟其他科技藝術作品相異之處。

《地帶》能專注於技術整合,也許是因為薛祖杰是初次踏入科技藝術的領域,仍在大量吸收科技技術上的知識,因此他將自己導演的角色重心,放在如何將表演者與不同的技術夥伴組合在一起,同時緊緊扣合議題;薛祖杰也要求技術夥伴不要只服務導演的意志,而是必須貢獻自己對於表演及技術的認知,共同進行討論,並提出在執行面上的限制與可能性,這部作品可以說是在繁複溝通的過程中完成的。

《地帶》的孵化導師王柏偉,在與導演薛祖杰的討論過程中,特別能感覺新一代創作者重視與夥伴的平等關係。攝影/趙珮榕

一般對技術不熟悉的導演,常會對技術感到焦慮並想控制,這可能會限縮技術的發展潛力;但在跟《地帶》製作團隊工作的過程中,王柏偉感受到導演對於表演者跟技術夥伴的專業意見都給予尊重,這很值得鼓勵,相對而言,也會需要較長的磨合期與創作期。在科技藝術領域裡,創作者要保持開放心態與溝通能力,並整合不同的科技元素進而產生好作品,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。

王柏偉提到科技藝術作品有趣的地方,在於它能讓觀眾意識到日常生活的萬事萬物,幾乎都是在科技介面下所完成的。當觀眾走進劇場欣賞作品時,除了期待能夠跟日常生活有所連結,也能理解到技術的運用、以及技術對於我們的影響。他認為科技藝術作品無須局限於所謂的「高科技」,劇場藝術的魅力,正是在於不一定需要眾多的人力與資源,就可運用想像力創造出一個故事,並期待《地帶》未來能夠在更多場域空間進行演出,讓每位觀眾提出不同的角度想法,持續激勵創作者。

--

--